查看原文
其他

北大王燕芳教授:营养与长寿息息相关,提高老年生命质量未来十年是关键 | 健康老龄话

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2022-12-20

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


编者按:在全世界,年龄超过60岁的人口已超过10亿,并将在2050年占据全球人口的近四分之一。当全球老龄化的进程正在不断加速,“健康老龄化”也成了全世界各个国家共同的未来关注焦点。在“健康老龄话”专题中,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将对话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老龄问题专家,从科学、医学、公共卫生、经济、社会等不同角度,向读者们呈现意见领袖的思考。


在今天的这篇访谈中,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副所长、老年营养专家王燕芳教授将从流行病学、营养健康的视角探讨老龄化的应对之道。未来十年,中国老龄化进程或进一步加快,更深入理解老龄化的后果和由此产生的健康需求,将帮助更多人在预期寿命延长的同时获得更好的生命质量。


王燕芳

博士

营养学与临床研究方法学教授

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副所长


让老年人在一个科室解决多种疾病问题



随着人口老龄化,老年人的整体健康需求和健康挑战经历了怎样的转变?

王燕芳教授: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影响了健康需求的演变。欧美地区的老龄化已经经历了较长的、逐渐发展的阶段。相比之下,中国面临的挑战严峻而复杂。首先,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,60岁以上人口达2.64亿,占总人口18.7%,65岁以上人口达1.91亿,占总人口13.5%。其次,中国当前老龄化进程加快,与2010年相比,2020年中国60岁以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约5%和4.5%。第三,区域差异,伴随着工业化、城市化和年轻人口迁移,农村人口老龄化整体更严重。第四,老年照护和服务需求多并复杂,而相应的老年健康服务系统仍在发展中。

总体来讲,老年人健康需求的挑战,正在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。早期我们主要关注服务量增加。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往往更大,比如有研究提示,65岁以上老人的住院需求比一般人群要高6倍,这意味着需要更多健康服务相关的设施和人员。同时,随着预期寿命延长,高龄老人将越来越多,这就提出了对生命质量的追求,而这需要更高品质的健康服务。

目前,这些健康需求和挑战多重而复杂,而且过渡期还会很长。从政策、产业和老年人口本身,都要做好准备。

在老龄化疾病的治疗中,最具挑战性的环节是什么?如何解决?

王燕芳教授:这主要体现在两个重要方面:其一,老年人往往多病共存,而且很多基础疾病相互关联。这涉及到多个科室的诊治,以及多种药物并用。从就诊过程而言,老年人自身负担也较重,可能要去内分泌科看糖尿病,去骨科看骨关节问题,再去心内科看高血压或心脏问题……其二,由于基础健康状况千差万别,同一种疾病,对于不同的老年个体,结局未必相似。

应对上述挑战,我们需要多管齐下。一方面加强多学科诊疗合作,未来我们期望更多医院设立老年病科,让老年人在一个科室解决多种疾病问题,“健康中国行动”也推荐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,主要收治患老年综合征、共病以及其他急、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。其次,要改变策略,以患者为中心,而非以疾病为中心,这还包括非常重要的生活方式干预,改善整体健康状况。另外也离不开精准医学的发展,从而提高不同个体的治疗效果。

此外,随着科技发展,在诊疗流程的数字化浪潮中,如何让老年人享有“数字平等”、消除他们使用线上平台的障碍,也值得关注。对于没有或者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,仍然需要有顺畅的服务流程来保障就诊。

图片来源:123RF


研究推动营养管理与慢病防控



作为老年营养专家,您如何看待营养管理对于老龄健康的意义?该领域有哪些最新理念和研究?

王燕芳教授:营养和长寿息息相关,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很多研究的支持。进一步来看,营养管理的目标是防止营养不良、过剩、不均衡,而这三大问题在老年人中都非常普遍。

以老年群体中常见的蛋白质缺乏为例,这往往和肌肉流失、肌无力有关,带来的后果远远不止是体态消瘦,更会导致严重事件和健康风险。比如,吞咽困难,老年人如果在进食时发生呛咳,很容易导致肺炎的发生,而肺炎对老年人是非常危险的,急性死亡和其他重症风险明显升高。再比如,老年人容易跌倒、骨折,长期无法行动容易促发各种并发症,最终导致死亡。

营养管理对于老年人的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防控也至关重要。比如,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变化,中国的心血管疾病负担持续增加。北京大学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课题“中国心脏健康膳食的开发与评价”中,研究团队针对中国人饮食习惯研发“好吃、不贵、又健康”的食谱,以改善血压和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,并通过严格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行验证。这项研究的积极结果已经提交到国际权威医学期刊,值得期待。

此外,老年人群慢性病治疗以及手术等情况也更多,因此还会出现治疗过程中的营养支持需求

目前,营养管理领域有不少进展都有助于老年健康。一个典型发展趋势是个体化营养管理,基于健康信息关联和穿戴设备等工具的使用,可以实现个体化饮食处方、食材推荐和监测。此外,功能性食品和抗衰老饮食研究快速发展,包括改善代谢、提高活力、免疫力以及补充益生菌等改善消化健康的食物等等。 

但需要注意的是,对于食品、保健品和药品,大众普遍存在认知误区,健康教育也势在必行。

针对人口老龄化挑战,目前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有哪些重点研究方向和项目?

王燕芳教授:与老龄化相关的,目前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,这也是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。

以近期发表的两项研究为例。一项研究围绕老年人认知障碍,基于队列研究数据分析,提示了改善抑郁症状、保持心理健康有助于减缓认知功能下降。这一发现为痴呆症预防提供了宝贵洞见。另一项研究是基于AI眼底检查来预测疾病风险,已发表初步结果。研究基于近40万中国人的数据开发了一款创新AI诊断工具,1分钟给眼底“拍照”,即可准确筛查缺血性心脑血管病。目前,这项研究仍在持续随访中,未来技术成熟后有望推广至基层应用,以改善中国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预防。

图片来源:123RF

产业界、医学界、患者群体以及政府各方应该如何高效协同,以更有效地推进健康老龄化领域的诊疗进展?

王燕芳教授:产业界是监管法规的实施对象,也是实践问题的提出方、临床试验的发起方、学术成果的转化方;学术界是监管法规的实施对象,同时是学术研究问题的提出方、临床试验的实施方;患者是临床问题的需求方和反馈方,而好的患者依从性才能保证好的研究结果;政府机构则需要了解患者需求,服务于大众。通过一个中性的平台,这几方都可以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,促进临床研究项目的开展。

自2009年来,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创立了“国际创新药物研发与管理高级课程(CCDRS)”等项目,建设“临床研究”学科,目的之一,就是促进产业界、学术界和政府的对话。十多年来,我们链接海内外学术机构,与医药企业深化合作,获得了监管机构的信任与帮助,推动了临床研究发展。

未来十年:老年健康需求磨合的关键期



从研究角度,我们还需要弥合哪些关键的知识差距?

王燕芳教授:国际上对老龄化领域的一些研究方向,对于我们应对老龄化的健康挑战和社会难题都具有借鉴意义。以NIH老龄研究所的2020-2025研究战略方向为例:
  • 更好地理解衰老的生物学,及其对疾病和残疾的预防、进展和预后的影响。

  • 更好地了解个人、人际和社会因素对老龄化的影响,包括这些因素发挥作用的机制。

  • 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,以维持健康、福祉和功能,预防或减轻与年龄相关的疾病、紊乱和残疾的负担。

  • 提高我们对大脑老化、阿尔茨海默病、相关痴呆症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理解,并制定干预措施。以营养学领域为例,MIND Diet(大脑饮食)随机对照研究发现,结合地中海膳食和DASH膳食干预,有助于缓解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下降,预防痴呆症。在中国,我们也期待能够开展更多此类大型研究。

  • 提高我们对老龄化社会后果的理解。这一点非常重要,未来,更多老年人可能会独居生活,如何更好地照护这些群体,将是对老年健康影响非常大的因素。

  • 了解与老龄化相关的健康差异

  • 支持促进高质量研究所需的基础设施和资源。

  • 更广泛的医学、健康、营养信息分享,将帮助老年人获得更好的生活。


您认为未来十年健康老龄化领域会迎来哪些变化?能否为我们描绘一幅十年后的场景?

王燕芳教授:由于五六十年代的出生高峰,未来十年,可能将是中国老龄化进程最快的十年。从50岁到90岁甚至更高龄,年轻老人和高龄老人都将越来越多。

大体量的老龄人口,意味着需要服务体系匹配发展,也是老年健康保障系统磨合的关键期。近年来,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能设备满足老年需求提供了机会。比如,服务老年人的机器人,从护具、鞋垫到可穿戴设备……近期一项研究发现基于GPS定位的创新拐杖能够协助盲人和老年人安全行走,比如探测方向和障碍物等。

老龄化带来挑战的同时,我们也要看到老年人口资源的意义。老年人在各自的领域积累了大量知识经验,因此更多的老年人可以加入工作人群,在各个行业发挥价值,不仅缓解年轻劳动力缺乏的困境,也能参与推动行业革新。

免责声明: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。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,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,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。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。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,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。


版权说明: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,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,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。转载授权请在「医学新视点」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。

如有其他合作需求,请联系wuxi_media@wuxiapptec.com

分享在看,传递医学新知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